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從未想到以這樣的方式被全世界長久注視。
“武漢加油!人民必勝!”1月26日,武漢的深夜,在從機場去駐地的路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吳文芳在車窗上默默留下這八個字。站在今天回望,我們才清楚這八個字的分量,才明白到底經歷了怎樣的困難。
在馳援一線的醫療隊伍中,有一支特別的隊伍——高校附屬醫院。疫情期間,全國138所高校371家附屬醫院1.4萬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在這場大考中,醫學教育培養的數以百萬計的醫療衛生工作者在一線英勇奮戰,交出了優異答卷。
逆行和堅守,點亮生的希望
即使過去了幾個月,回想起出征的情景,依然觸到了張伯禮院士的淚點。他低頭擦淚,解釋到:“我這個歲數本身在這擺著,說明疫情很重才讓我來負責,否則不會讓我這個老頭來,領導叫你來就是一份信任,這份信任是無價的”。
1月18日下午5點,84歲的鐘南山院士擠上了前往武漢的高鐵,臨時上車的他因為無座,被安排在餐車一角,剛一落座便拿出文件研究。
1月20日,鐘南山公開肯定“人傳人”,此時,距離大年三十只有短短4天。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成為漩渦中心。隨著感染人數增多、范圍擴大,公眾終于認識到,這場肺炎不簡單。
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河北、山東、河南等高校附屬醫院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在極短時間內集結起一支骨干團隊,向著目的地湖北出發。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北京協和醫院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馳援武漢的任務。短短3小時,21名優中選優的醫護人員集結完畢,一夜之間,醫療物資、生活用品和藥品裝滿了53個大箱子。
1月26日下午,北京大學3家綜合性附屬醫院集結選派的首批60名醫護人員,與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同仁一道,組建成“北京超強陣容醫療隊”,共赴疫情中心武漢。
同一天,接到河北省衛健委通知后,河北醫科大學直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首批17名隊員迅速集結,當晚8時20分便登上了開往湖北的列車。
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科黨支部成立了黨員突擊隊,77名黨員紛紛在“請戰書”上莊重地寫下自己的姓名。齊魯醫院共收到這樣的集體請戰書近百份,個人請戰書近3000份。
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懷揣著簡樸的信念,一個個平凡的身影挺身而出。他們之中,有臨時取消婚禮的護士,有“非典”那年立志從醫的年輕醫生,有征戰過“非典”的“老兵”。有人把銀行卡密碼寫在紙上,留給家人,有人自始至終沒告訴父母,母親看到新聞,哭著打來電話。
面對未知,悲壯成為出征的底色。59歲的安友仲是北京大學援鄂抗疫醫療隊專家組組長,這位曾經血氣方剛的“重癥敢死隊”隊員已雙鬢華發。登上飛機前,他在朋友圈寫下:“老夫聊發少年狂,赴漢口,跨長江,醫亦凡人,匹夫盡責滅疫狼”。
送別的時候,很多人哭了。不怕嗎?怕。為什么還要去?“我爸爸媽媽都從青島來幫我帶兩個孩子,我可以去。我是共產黨員,應該去。”“我還沒有結婚,沒有羈絆。”“我們做ECOM的,本就經常與呼吸道分泌物接觸。”請戰理由很簡單,卻讓人動容。
有人是出征,而朱彬則是為了回家。為了回到武漢一線,在上海進修的華中科大協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治醫生朱彬想了無數辦法,希望一次次落空。最終,他乘飛機到長沙,再租車開回武漢。1月27日下午5點,回到武漢的朱彬感到久違的平靜,他想,自己終于回家了。
4月,回到廣州休整不到4天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管向東接到任務,趕赴黑龍江綏芬河指導當地疫情防控工作。紅色行李箱曾隨他奔赴武漢,羽絨服等衣物還沒來得及拿回家更換,他半開玩笑地說:“正好這里的天氣和2月的武漢一樣”。與紅色行李箱一同帶去的,還有武漢救治經驗,為打贏疫情“加時賽”提供了重要參考。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誓言背后,是一個個平凡的爸爸、媽媽、妻子、丈夫、兒子、女兒……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防控斗爭,他們用逆行和堅守,點亮了生的希望,詮釋了守望相助的中國力量。
一場勇氣與智慧的較量
這次疫情,讓已從事急診工作37年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重癥醫學科主任魏捷始料未及。每一個急救病人,都可能是潛在的傳染源,給見慣了生死的急診科團隊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每年除夕,我們都會在科室度過,會貼窗花,裱福字,掛燈籠。而今年,抬頭,是看不到頭的待診病人;低頭,是探不到邊的壓力和惶恐。”這是除夕夜魏捷在朋友圈記錄下的一段話。
彼時,對于新型冠狀病毒,世人知之甚少,救治病患的難度,說是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不為過。
四川援鄂醫療隊進駐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毗鄰華南海鮮市場,是疫情重災區。進入醫院,瀕臨崩潰的景象讓“四川隊”揪心不已:醫院床位爆滿,疑似病患、發熱病患和家屬混雜在一起。缺少防護物資的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人員的感染率很高。30多名醫護人員住院,30多人隔離,非戰斗減員占到了六分之一。
危機中如何恢復醫院秩序,建立科學、規范的防治機制和管理制度,是打好戰“疫”的基礎。
“當務之急是要嚴防院感,保障每一個醫護人員的安全!”1月29日,華西醫院內科黨總支書記、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黨支部書記、博士生導師羅鳳鳴召集會議,商討出必須馬上實施的三大行動:嚴防院感,區分清潔區和污染區;重新規劃收治病人,按樓層和房間分級治療;盡量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對病人藥物進行一定調整。診治流程的優化,為后續病患診治提供了重要參考。
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里,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帶來了科學、規范的協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因地制宜建立起了危重癥患者診治流程、三級查房制度、ICU病房小組制、醫護人員診療常規、安全防護培訓制度、安全監督制度等規章制度,提供了“協和經驗”“協和方案”。
作為抗疫戰場上的先行軍,華中科技大學附屬醫院系統打出了一套抗疫組合拳——第一時間制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率先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成立戰時專家組和醫務處進行質量控制,成立“插管”“護心”等8支臨床小分隊,誓言“決不負生命之托”。帶頭深入一線的陳孝平院士、感染后治愈即返崗的鐘強教授、“最美面罩姐姐”喻銀燕護士……他們夜以繼日奮戰在抗疫最前線,奮力將一個個生命從死亡的邊緣拉回。